close
孩子,自我,自己的,中心,注意
提問: 寶寶越來越自私了,請問該怎么辦? 問題補充: 寶寶2周歲了,最近發現變得越來越自私了。例如:她的從來也不玩的玩具別人一點也不能動,根本聽不進什么道理,要不就哭。她舅媽家的小妹妹我要抱一抱的話,她馬上跑到跟前也要抱一抱,要不也哭,并且自己說:這是我的媽媽。 医师解答: 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呢?許多家長會感到不解。其實,從人的發展來看,嬰兒期是自我中心主義者。這是動物進化過程中的一種生存本能的反應。2-5歲的兒童正在發展從多種角度,多種立場考慮問題的能力。最初,他們在觀察事物和考慮問題的時候,還不能超出他們實際所看到的。他們沒有認識到人們從各種不同的立場,以不同的方式在看待同一個事物,他們很少知道別人會有與他不同的情感。因此,兒童在對待事物和他人的時候總是直接地聯系自己,一切以自我為中心。

  隨著年齡的長大,兒童開始學習去除這個自我中心。他會慢慢認識到除了自己以外,還有別人的存在,在想到自己的同時,必須要想到別人,這是一個很長的過程。家長的責任應該是訓練兒童逐漸擺脫自我中心的束縛。逐步養成利他行為。人類社會是群體生活。它要求人們彼此之間必須相互協調,關心和幫助。如果一個人總想到自己,就容易發展成為一個自私、吝嗇、冷酷殘暴的人。

 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,在家里,沒有兄長伴他玩耍,沒有弟妹要他照顧,好吃的食物,父母盡著他,圖書,玩具,也是他個人所有。在這種環境下,如果父母不想辦法補救,加以引導,只能使他們獨占的意識膨脹,自我中心加強。加上缺乏集體生活的體驗,不會處理自己和他人的關系,因而往往就會表現出自私的一面。

  因此,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一再建議:“要教育學生心目中看到別人。”“我們在教育上首先關心的是要讓孩子體會到為母親、為自己的同學而勞動的自豪感。見到她眼里閃爍著作為人的這種自豪感后,我才能說,現在,這個人身上的人性誕生了。”所以,家長在平時的教育中應該利用生活中的各種事情,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。例如,孩子出外游戲,父母叮囑“不要調皮,小心汽車(這是教孩子注意“自己”)。媽媽在家惦記著你”(這是教孩子想到媽媽,想到“自己”的安全和媽媽也有聯系)。經常這樣引導孩子想到別人,那么“別人怎么樣”就會在他心目中留下深深的印記。

  有時為了避免孩子產生獨霸和搶先的不良心理,家長應從吃喝小事注意對孩子進行良好的品德教育。一個孩子在吃喝等日常生活上目無他人,在別的事情上也會只想到自己,不關心他人的。像前面提到的孩子吃獨食現象可能許多家庭都會碰到。家長要想糾正這個毛病,可以先從分食做起,即吃東西時,家庭成員每人都有一份。即使為保證孩子的營養,讓他多吃一點,別人少吃一點,也要讓他知道,這不是他的特權,別人需要時,也有這種權利。吃飯時,最好全家人一起吃,不可讓孩子先上桌挑揀他愛吃的東西。平時,注意培養孩子懂得謙讓長輩,謙讓小朋友,謙讓客人的好習慣。當孩子禮讓時,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。

  只要我們在平時注意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,孩子在做事時就會想到別人,孩子的“利他行為”也就會增多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yy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